药物别名:增光素、乐克沙、酞丁胺滴眼剂、PhthiopuzoneEye Drops
一级分类:
眼科用药
二级分类:
抗感染
药物别名:
增光素、乐克沙、酞丁胺滴眼剂、PhthiopuzoneEye Drops
药物剂型:
1.滴眼剂:0.1%。2.眼膏剂:0.1%。3.擦剂:0.25%,0.5%,0.75%。4.软膏:10g(0.3g)。
药理作用:
试验证明,酞丁安对沙眼衣原体“沪-124株”和“豫-2株”有较强的抑制作用。0.5~1μg/ml的酞丁安甲基纤维素混悬液抑制沙眼衣原体的效果比
金霉素大10倍。酞丁安对轻度沙眼的疗效优于利福平,而对重度沙眼的疗效则不如利福平。酞丁安还有抗疱疹病毒的活性,能抑制病毒D
NA和早期蛋白质合成,而对正常细胞D
NA合成影响甚微,因此是一种选择性较高的低毒药物。但酞丁安不能直接抑制疱疹Ⅱ型病毒D
NA多聚酶,也不能直接灭活疱疹病毒。酞丁安二甲基亚砜溶液在试管内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、链球菌和肺炎双球菌的生长,其最小抑菌浓度为0.78~1.56μg/ml。酞丁安还有一定的抗真菌作用。
药动学:
(尚不明确)
适应证:
1.用于治疗各型沙眼。2.用于单纯疱疹病毒Ⅰ型与Ⅱ型及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角膜、黏膜、皮肤感染。3.对
尖锐湿疣、
扁平疣有一定的治疗作用。4.用于治疗浅部真菌感染,如
体癣、
股癣、手
足癣等。
禁忌证:
1.对酞丁安过敏者禁用。2.孕妇禁用。
注意事项:
1.育龄妇女慎用。2.本品搽剂勿入口内,眼结膜内。
不良反应:
1.滴眼液滴眼未见不良反应。2.酞丁安的二甲基亚砜制剂涂擦皮肤,少数患者有局部刺激症状,如皮肤红斑、丘疹及刺痒感,可以耐受。这些反应可能与二甲基亚砜有关。
用法用量:
1.经眼给药:(1)滴眼剂:0.1%混悬液摇匀滴眼,每天2~4次。(2)眼膏:用0.1%的眼膏,涂于结膜囊内,每天3或4次。2.外用:(1)带状疱疹、单纯疱疹、尖锐湿疣:外涂于患处,每天3次。(2)浅部真菌感染:外涂于患处,早晚各1次,体、股癣连用3周,手足癣连用4周。
药物相应作用:
(尚不明确)
专家点评:
酞丁安原为治疗沙眼的药物。具有广谱抗生素活性,对沙眼衣原体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。对轻度沙眼效果略优于利福平,重度沙眼则疗效不如利福平。适用于治疗各型沙眼及一些病毒性角膜炎。还用于单纯疱疹病毒Ⅰ型与Ⅱ型及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角膜、结膜、皮肤感染。对尖锐湿疣、扁平疣有一定的治疗作用。也用于治疗浅部真菌感染,如体癣、股癣及手、足癣等。